期刊简介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95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5/R
邮发代号: 44-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1荐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000字,一个版面30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1)图书或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或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译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论文译名.译者.见(In):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小.作者.论文译名.译者.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4)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为: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5)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时间;
(6)会议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见:会议录主要责任者.会议录题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页码;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查阅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8)荐稿勿一稿多投。本刊收到稿件之后,1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5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刊联系确认。
(9)荐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10)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刊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
(11)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联系有关事宜。
江西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江西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江西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
刘保和运用四逆散经验
刘保和,河北中医学院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临证主张四诊合参,尤擅长脉诊与腹诊,主张运用方剂应“抓主症”,治验无数。刘老临证善于从调理气机入手,提出人体气运动的基本模式是“‘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理论。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学验颇多。现就刘老临证运用四逆散的经验阐述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封丽华;刘保和 刊期: 2014- 10
-
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溴隐亭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催乳素(PRL)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催乳素(PRL)激素水平,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分......
作者:李崎 刊期: 2005- 06
-
中药对38例继发性闭经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2007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瘀法治疗继发性闭经,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中药对性激素影响的作用机理,为中药治疗继发性闭经寻找客观依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晓霞 刊期: 2008- 06
-
地黄饮子探源
地黄饮子是著名古方,笔者根据中医文献,对它做了一番考镜源流的工作,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人们在研究使用该方时,认识会更加明晰,不妥之处,敬希同道教正.......
作者:何德山 刊期: 2003- 04
-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研究近况
脏器纤维化一直是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致死率、致残率高,治疗方法少,疗效差,因而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作者:田常宏;刘贵颖 刊期: 2008- 02
-
足三里、合谷穴按摩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观察足三里、合谷穴位按摩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86例胃镜检查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按摩组(n=43)和对照组(n=43).按摩组胃镜检查后1小时按摩足三里穴、合谷穴,每次15分钟,每2小时1次,连续3次;对照组予胃镜检查后常规护理.结果:按摩组腹胀、恶心、呕吐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作者:江丽萍;李洁;徐红霞 刊期: 2008- 11
-
按摩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96例
小儿腹泻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夏秋季病例偏多,在治疗过程中较成人棘手,故笔者1994年6月以来采用按摩为主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疗效,且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秉志 刊期: 2001- 02
-
从中医学角度探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类严重医源性并发症.本文笔者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OHSS病机复杂,既有血溢脉外、血运不畅、阴血不足,又有水饮内停、痰凝瘀聚,更有肾精不足;其中血分是因、是本,水分是果、是标;本在血分失和,为瘀血、出血、阴血不足;血分不利引起水饮停聚,瘀血水饮又引起气机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提出OHSS的治法当以活血止血、补阴养血为主,行气利水为辅,化痰散......
作者:滕依丽 刊期: 2010- 03
-
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目的:探讨中药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柴连建中汤兰索拉唑治疗,14天为一疗程,总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同研究组.根据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
作者:晏肃霜;邹厚文;易琰斐 刊期: 2013- 10
-
安宫牛黄丸用于脑外伤促醒1例
患者男性,17岁。因头部被撞伤后神志模糊、恶心、呕吐1小时于1997年10月16日下午3点以“脑挫裂伤”入院。入院时查体:T37℃,P100次份,BP11.5/8kPa。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头部见有“U”形皮肤裂口,长8cm,深达骨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不肿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
作者:袁乐洪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 2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80例
- 3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
- 6 通心脉方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7 胸椎管狭窄合并脊髓病33例
- 8 征稿、征订、通知、广告
- 9 寒咳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 10 响应面法优化石柑子的提取工艺
- 11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 12 益气化瘀法的临床运用
- 13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
- 14 缝匠肌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15 温通止痛贴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30例
- 16 脾虚对哮喘大鼠脂质介质合成酶的影响及捏脊法的效应研究
- 17 张锡纯温病用药经验探析
- 18 基层临证用经方经验三则
- 19 “温病汗法”之我见
- 20 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