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95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5/R

邮发代号: 44-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江西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气胸的中医研究概况

    历代中医文献并无专文对气胸进行阐述,但根据其发作症状及基础病变的情况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文字。“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胀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其证气胀满,膨膨而咳喘”(《圣济总录·肺胀门》)。“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丹溪心法·咳嗽》)。……......

    作者:时乐;吴晓琪;程翔 刊期: 2002- 03

  • 中药敷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初探

    现代医学将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之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此多见于未婚青年以及婚后未育者。一般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过度倾屈、颈口狭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性收缩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机理由气滞血瘀、寒凝胞宫等因素导致瘀阻胞宫、胞脉,使行经阻滞,不通则痛。……......

    作者:叶烨 刊期: 2002- 03

  • 中西医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研究概况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与遗传性肌肉病变有关的疾病,临床以假性肥大型(DMD)为常见,又以男性儿童发病为多见。主要病变为肢体肌肉呈对称性、进行性萎缩和无力,临床表现主要以鸭步行走,站立、起坐困难,终瘫痪死亡为特征。……......

    作者:黄永强;章文平;景晓南 刊期: 2002- 03

  • 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不育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抗精子抗体(AsAb)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类的整个生殖过程中,精子抗体影响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存活、运动,干扰卵细胞的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过程,影响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不育。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隔绝疗法、免疫抑制疗法、子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授精等,但疗效不确切,且副作用大。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黄丽云 刊期: 2002- 03

  •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

    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瑞典的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4%,腰痛患者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目前认为,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10%~15%,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25%~40%。本病自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兹就近年来对LDH的一些新的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李素明;周福贻 刊期: 2002- 03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愈尿血1例

    2001年8月25日初诊。患急性肾小球肾炎2个月余,现眼睑、颜面浮肿已退,面色(白光)白无华,腰酸痛,倦怠纳少,尿淡红,口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辨为肾阴损伤,肾气亦弱,阴虚生热,热入血分。拟滋肾凉血,佐以益气。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各15g,淮山15g,山萸肉10g,茯苓15g,丹皮10g,炒黄柏8g,小蓟15g,太子参12g,琥珀屑1.......

    作者:孙治平 刊期: 2002- 03

  • 膈下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膈下逐瘀汤由炒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医林改错》云:“此方治腹部积块疼痛或不痛,小儿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等。”辨证要点:(1)所见经血其色或黑或紫,其质有块;(2)腹痛,少腹尤甚,多见绞痛、冷痛、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且疼痛拒按;(3)瘀结不散,瘀久成块,故腹腔可触到积块;(4)舌尖、边或体有瘀点或瘀斑,或舌质紫暗,脉沉弦或沉涩。……......

    作者:朱国强 刊期: 2002- 03

  • 遗尿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0例

    笔者近5年来,以遗尿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0例门诊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15岁之间。每夜均尿床者19例,间隔尿床者11例;小便清长者26例,尿黄腥臊者4例;病程1~5年;肾气不足证5例,脾肺气虚证10例,肝经湿热证4例,无明显证型者11例。……......

    作者:许慧芹 刊期: 2002- 03

  • 姜末穴位外敷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呕吐25例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患者认为严重的化疗副作用,可因此导致化疗中止。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我们利用生姜捣烂成末外敷穴位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呕吐,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保真;吕宇 刊期: 2002- 03

  • 五更泻案二则

    1健脾乏效.莫忘温肾止泻付某,男,47岁,2000年9月8日初诊。肠胃不调,消化不良10年余,初起食后觉饱,脘腹胀痛,大便稀溏,他医以伤食治之,药后饱胀加重,每日六时许必解大便,日行二三次,更投他医,诊为“脾虚”。服药二十余剂,竟无寸效,10年来不敢稍进油膩之物,进则腹胀加重,大便见不消化物,颇以为苦,面色少华,四肢倦怠,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迟缓。证属命门虚寒,脾胃不运,治宜脾肾双……......

    作者:夏时炎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