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95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5/R

邮发代号: 44-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江西中医药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露蜂房、淡竹叶在牙周炎中应用2则

    牙周炎是由原有的慢性牙.龈炎发展而来,以牙龈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张口困难,牙齿松动,溢脓.中医称之为“牙痈”“牙槽风”.笔者在治疗牙周炎例案的临床实践中,在传统的方剂上加入露蜂房、淡竹叶,往往收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兹选2例病案介绍.例1.张某某,男,47岁,1996年5月25日初诊.5d前因在酒店吃饭多吃了油炸辛辣食物后,牙龈肿痛,肿连腮颊,张口困难,伴头痛,口苦,口气臭秽,烦渴喜饮泠......

    作者:胡志红 刊期: 2001- 01

  • 虫类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虫类药性善走窜,药力峻猛,有祛风止痒解毒、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效.笔者临证配用虫类药治疗多种皮肤科疾患,收效显著,现略举数则如下.1银屑病银屑病属中医学“白”范畴.病因多由素体血热蕴毒,复感外邪,搏结肌肤而成.若病程日久,蕴毒深遏肌腠,难解难散而发为顽疾.临床上对某些顽固性银屑病的治疗,单用草木之品往往不能奏效,笔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虫类药,如乌梢蛇、露蜂房、全蝎等,取虫药善行之性入络解毒,直捣病所......

    作者:熊晓刚 刊期: 2001- 01

  • 危重急症验案3则

    1真心痛(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关某某,女,65岁,农民,1987年10月6日诊.因患胃炎住本院内科1周,经治疗好转,准备次日出院.于夜间11时突然心前区绞痛、痛如针刺,伴有胸闷、心慌等不适.查血压12/8kPa,心脏稍向左侧扩大,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经内科抢救数小时效果不明显.其家属要求带点中药出院,以尽人事.患者面色苍白、烦躁、皮肤湿润、手足厥冷、气微息促、唇口及指甲青紫,以手护心前区,眉头......

    作者:沈开金 刊期: 2001- 01

  • 针灸急症验案举隅

    1小儿高热惊厥王某,男,9个月,1995年3月15日晚9时初诊.母代诉:患儿高热抽搐2h.证见:壮热颊赤,T40.5℃,气急鼻煽,黑睛上吊,两手握固,手足抽搐,口唇青紫颤动,印堂色青,指纹青紫,已过气关,不省人事.诊断:小儿高热惊厥.速取:水沟穴.向上斜浅刺并捻转行针,较强刺激,同时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出血,抽搐立即减弱,2min后张口啼哭,两手慢慢放松,手足抽搐缓解,口唇慢慢转红,意识清醒,抽动停止......

    作者:董良蔼 刊期: 2001- 01

  • 经方治疗危急重症实验录

    1营卫失调,身热不退李某,女性,25岁.于1990年5月顺产一女婴,产后3d,不慎感受风寒,恶寒发热,体温39℃,周身胀痛,恶心微呕,汗自出,胸胁胀满,某医院静点氨苄青霉素5d,体温不降,加用激素后,体温曾一度下降,但停药后体温又升至38.9℃,又服银翘散数剂,其症不减,发热恶风,自汗不止,恶心欲吐,胸胁胀满,精神疲乏,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质淡红,脉浮.证属太少并病,治以和解表里,用柴胡桂枝汤:桂......

    作者:欧阳枝磊;欧阳海波 刊期: 2001- 01

  • 试析中医药写作以“方”“药”命题

    1某方新用浅析时下中医药写作选题以“某某方”加减或新用治某病者不乏其文(或不乏其人、其例),善用此题者不仅行文流畅,而且其义不悖中医药理论,有些可谓是中医药治病在临床上的发展,对促进中医药学术争鸣或发展有利.如《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9月第9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一文,就写得很好,该文据慢性乙型肝炎所表现的胁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恶心等症,分析为肝郁气滞,气血不畅,气机升降......

    作者:李嫣;匡奕璜 刊期: 2001- 01

  • 从《金匮要略》看中药服法

    中医服药法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自神农尝百草辨别了药物后,古人服药从咀嚼药草、取汁服用开始,随着汤液、丸、散等剂型的出现,服用方法也有了发展.在《金匮要略》中可见一斑,从书中可以看到仲景很讲究服药的方法.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日:“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力,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可见重视中医服药法亦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金......

    作者:洪维贤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