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95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5/R

邮发代号: 44-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西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江西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中医药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近况

    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金实等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毒和饮食不当,且与体虚劳倦有关,病机变化主要为湿热邪毒蕴结肝脾,肝胆失疏,脾胃不健,气滞血瘀,脉络失和所致[1].连粤湘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热外侵或疫毒感染,郁于脾胃,以致湿热熏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肝脾不和,胆液外溢而为之[2].孙江桥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湿......

    作者:张伟;杨建辉 刊期: 2005- 06

  • 益气滋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目的:以益气滋肾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以益气滋肾法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降低尿微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滋肾汤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白蛋白减少,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改善和延缓发展的作用.......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胡利东 刊期: 2005- 06

  •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NK细胞活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治疗组(20例)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Vm-26+DDP);对照组(15例)为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油......

    作者:黄伶;张建刚 刊期: 2005- 06

  • 直肠前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直肠前突一直被认为是女性排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走访了瑞安市随机抽取的10个村.对每个村的所有已婚妇女上门体检指诊,以手指测量直肠前突的深度并记录下来,结果发现大部分肛肠病女性直肠前壁薄弱,排粪造影报告亦证实如此.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眉 刊期: 2005- 06

  • 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Ⅰ级和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治疗组)30例和开博通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天麻钩藤饮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降压和缓、稳定持久,并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作者:叶志龙;尹静云 刊期: 2005- 06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验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除原发病因外,其一方面与先进科技确诊率的提高,更与患者自身个人卫生、人工流产、腹部手术等相关.笔者以为本病的发生是肾虚湿瘀搏结胞络而成,故在治疗上提出补肾祛瘀利湿、破瘀通络,其疗效颇为满意,现就4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相关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杨晓海 刊期: 2005- 06

  • 浅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作者:丘裕元 刊期: 2005- 06

  • 东垣清暑益气汤儿科临症运用举隅

    清暑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由黄芪、人参、橘皮、当归、甘草、苍术、泽泻、升麻等15种药物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健脾、燥湿之功效.在儿科临床中,小儿素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元气虚弱,在诸多慢性病症的病变过程中,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笔者根据其功效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陈怡 刊期: 2005- 06

  • 中药二步法治疗胃溃疡合并萎缩性胃炎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中药二步法(第一步先治溃疡,因其症状相对明显、急迫,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第二步,在溃疡愈合的基础上,再侧重治疗萎缩性胃炎)治疗胃溃疡合并萎缩性胃炎,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峰林 刊期: 2005- 06

  • 缺血中风之气虚与痰热

    气虚与痰湿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的常态,气虚与痰热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之异态.脑腑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缺血中风在后遗症期极易出现气虚夹痰热现象.治疗以补气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豁痰.......

    作者:李景祥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