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本刊立足于弘扬祖国医学文化,执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1-95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5/R
邮发代号: 44-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西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30例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属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相关生化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黎嘉辉;江一平 刊期: 2014- 04
-
痛经相关病因病机述要
论述痛经相关病因病机。作者认为,痛经的病因关乎到气血、脏腑、经络、体质及现代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基本病机为“不荣而痛”和“不通而痛”。......
作者:侯小红;苗芙蕊;范郁山 刊期: 2014- 04
-
方技之学对命门学说形成的作用
盛行于明清时期的肾间命门说,在《难经》肾间动气说的基础上,借鉴了早期方技之学对丹田的论述,特别是后来已经融入道教之中的方技之学对内丹术的阐发,将两肾之间的命门作为人身的本原,方技之学对中医学命门学说的终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作者:刘鹏 刊期: 2014- 04
-
论形神合一的中医健康观
形与神是中国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形神合一是中医整体观重要的体现,是健康的一种诠释,其与当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本质上惊人的一致,反映了中医健康理念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作者:祝景旭;李晓敏 刊期: 2014- 04
-
浅谈两宋医家对泄泻的认识
通过对两宋时期主要医家及其著作的系统整理及研究,归纳总结两宋在泄泻的病名认识、病因病机分析、治疗特点等方面的发展,为泄泻的临床诊治及其中医药文献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占永标 刊期: 2014- 04
-
试论血府逐瘀汤中活血药与理气药配伍的核心意义
在王清任所创诸活血化瘀方中,血府逐瘀汤是其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方剂,其配伍特点有三:一为活血与理气相伍,二为祛瘀与养血同施,三为升降兼顾。在血府逐瘀汤及其衍生方中,活血药与理气药的配伍具有核心意义,现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活血药与理气药的配伍在血府逐瘀汤中的核心意义。......
作者:肖勇 刊期: 2014- 04
-
试论“酸”的“涌泄”作用
从理论角度阐释“酸苦涌泄为阴”,如何达到“涌泄”的作用。通过参考古籍、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酸味收敛是中医教学中人为造成的思维定势,酸味不仅能收能敛,亦能涌吐、利水泄热、生津、消散、利咽开音。可见打破思维定势方可全面理解酸味的作用,并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教材中有关酸味的属性特点应该修正。......
作者:党思捷;谢双峥 刊期: 2014- 04
-
血清药物化学在理气药中的应用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领域,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方面应用众多。文章主要论述了近年来血清药物化学在理气药中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肖小梅;胡志方;郭慧玲;胡律江;郭三保;赵晓娟 刊期: 2014- 04
-
颈源性肩周炎研究进展
近年来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长期以来未能明确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由此导致了很多患者的误诊与漏诊,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明确颈源性肩周炎的定义、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冯赵慧子;康明非;黄岚 刊期: 2014- 04
-
葫芦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葫芦茶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是我国西南地区传统习用中草药,近年来发现其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杀虫等药理作用,经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几年葫芦茶在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眭荣春;李诒光;张理波;李露爽;张娟娟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芒硝外敷对肝硬化腹水脂多糖及其结合蛋白的作用
- 2 中药内镜下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
- 3 推拿加复方丹参注射剂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厌食症
- 4 化瘀行气平喘方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45例临床报道
- 5 推拿配合针刀、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6 冮顺奎巧用药对治疗痹证经验撷菁
- 7 川芎茶调散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
- 8 自拟虎杖汤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86例疗效观察
- 9 王道坤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 10 《内经》食养理论在老年养生防病中的作用
- 11 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 12 狼疮性肾炎验案2则
- 13 经方治疗盆腔脓肿验案1则
- 14 从《难经经释》看徐大椿的治学特点
- 15 鱼腥草、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预防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35例
- 16 反治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 17 化痰祛瘀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例
- 18 启膈散加减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16例
- 19 史伟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 20 针灸减肥42例临床疗效观察